

-
觀點 | Opinion more
-
英國真的比密西西比州還要窮?
倫敦是英國經濟依然能跟上全球第一梯隊的唯一原因,但數十年來,從金融、文化到政治,英國的倫敦中心主義導致了一種遲疑:不愿意投資全英的其他地區,讓它們能像倫敦一直以來那樣,將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全文]
-
英國大國地位已終結,不應與中國為敵
臺灣問題應該是英國檢驗新世界觀的機會,英國“不應該將中國變成敵人”,“至少我個人認為,對華立場會是倫敦與華盛頓分道揚鑣的起點”。時任英國首相的哈羅德·威爾遜,當年也沒有派出英國軍隊參與美國在越南的戰爭。[全文]
-
不必浪費子彈在特拉斯身上,英國自會背刺之
中方毫無必要用軍演迎接這位自私,愚蠢,失敗,滑稽,搖擺,投機,迂腐,無知,毫無價值,無關緊要,無足輕重的“44日前首相”,這正方便讓她上頭條,讓她興高采烈地念這句臺詞——我不會被嚇倒。[全文]
-
為什么大學讓我們變愚蠢?
一場針對大學的戰爭正在進行。這場戰爭不是由不斷罷工的教師工會發動的,也不是由想要審查非傳統觀點的“覺醒的戰士”發動的。對學術界的戰爭是由政治家和學術管理者發動的,會計師和審計師大軍則對他們施以援手。這個管理階層正將大學轉變為與英國其他地區脫節的沒有靈魂的公司。[全文]
-
我們英國的學生太“卷”了,政府該想想辦法
有人問約翰·保羅·蓋蒂為何選擇有古典文學學位的人來經營他的公司,他回答,“因為他們賣的石油更多”——希臘語和拉丁語在石油行業是否有用,或者有才華的人傾向于獲得古典文學學位,都與他無關。[全文]
-
澳大利亞,妥妥的“大冤種”
實際上,只要美國愿意,可以完全切斷堪培拉的通信渠道,越級指揮在水下的澳大利亞“弗吉尼亞”級核潛艇,而澳大利亞一點辦法也沒有,甚至可能根本不知道。[全文]
-
不僅沒有解決問題,還制造了新問題
英國脫歐的進程,也代表著英國同期政治經濟發展的進程,前者的失敗意味著后者的失敗。在英國脫歐三年后,“恢復主權”已經不再是爭論的焦點,問題是英國現在要如何處理脫歐的后果。[全文]
-
英國這場50萬人大罷工,要從七個月前的一次舉報說起
一名來自英國民意與市場調研公司Opinium的員工克里斯·柯蒂斯向《獨立報》爆料,揭露他的老東家——民意調查公司YouGov在2017年英國大選時的一個丑聞。[全文]
-
要想否定英國干預黎智英案的合法性,不能只打口水仗
如今的中國政府會在英國什么首相的什么聲明或壓力下屈服嗎?晚清已經結束100多年了。如果這些國際律師涉嫌觸犯香港國安法或觸犯《反外國制裁法》,是可以依法立案追懲或由中國外交部門宣布制裁措施的。[全文]
-
“在中國,美國教育的光芒正在黯淡”
2018年以后,中國內地申請去英國留學的人數增速明顯加快,即使疫情暴發后,申請人數也保持高增速,英國政府發放給中國學生的簽證數近兩年也在不斷增加。[全文]
-
為何他讓美國松一口氣?
如果蘇納克能夠忠實于他的財經背景,那么他可能會在北愛爾蘭等問題上展現出更多靈活性,這可能會幫助他在處理英美關系,尤其是英美自貿協定時,獲得一個更有利的立場。[全文]
-
印度“揚眉吐氣”?未來印英關系怎么走
今年正值印度獨立75周年,尤其現在莫迪政府在推進去殖民化的工作,所以這件事情更讓印度人有了一種揚眉吐氣的感覺。[全文]
-
頻繁“換帥”飲鴆止渴,英國告急出路何在?
我們知道,英國曾經無論是從硬實力、軟實力各方面,對美國的支持和配合,包括對歐洲的影響都是比較大的。如果英國還是以一種比較迷茫、混亂的狀態持續下去的話,實際上也就意味著西方作為一個整體,在軟硬兩個實力方面的持續下降。[全文]
-
英國保守黨丟了意識形態根基,“宮斗”不足為奇
脫歐后的英國,在多重碎片化的保守黨執政下,即沒有國家共同利益上的“共”,更看不見政黨與社會內部不同利益團體之間的“和”。在這種尷尬的境地中,短命首相特拉斯才得以在英國政治史中留下她的名字。至于之后會怎樣,沒人會關心。[全文]
-
英女王去世,未來將由印度領導英聯邦?
早在2018年,就有不少分析認為,隨著英印兩國關系發生新變化,英國或將“熱衷于”把英聯邦領導權的權杖傳給印度,而這也符合印度自身的戰略考量。[全文]
-
扮成平民偶像的英國王室,究竟做了些什么
溫莎王朝從未經歷過任何形式的現代化沖擊,在工業革命后的英國資本主義社會中,“頑強”地延續著其封建經濟制度。它像是一個舊時代的怪胎,作為高高在上的貴族,卻在民族主義時代將自己扮演成平民的偶像。[全文]
-
“日不落”的傳統手藝,續得上?
在這次托利黨的上位過程中,對華政策、對華戰爭都是托利黨攻擊對手的高頻詞匯。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新上臺的托利黨人反對戰爭、主張對華友好。對于能夠建立日不落殖民疆域的大英帝國而言,正義從來都只是幌子。[全文]
-
查爾斯將見證英國君主制的終結嗎
伊麗莎白的曾祖母維多利亞曾經作為女皇統治的北大西洋小島,將不再主宰海洋,也不能再將其意志強加于全球。雖然英國會在一段時間內擺出假裝很有信心的面孔,但它會越來越遠離這個世界。[全文]
-
英女王的一生:雖竭盡全力,怎奈日落西山
這位見證了大半個20世紀的高齡老人最終離這個世界而去,也順便徹底埋葬了人們對20世紀初期那個不可一世、意氣風發的大英帝國的最后念想。[全文]
-
接手約翰遜“爛攤子”,她會帶英國走向解體嗎?
英國的政治形態有其自身特色,如果以他國標準來看,英國實際上已經分裂了。英國現在能夠下放給地方的權力已經接近極限,再往前走一步就是獨立。[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俄戰機飛行員誤解指令,差點擊落英偵察機”
-
“英國高校離不開中國學生,否則或陷財務危機”
-
“中國處于領先地位,你不能把它排除在這個生態之外”
-
被抹黑為“中國間諜”,英議會研究員:我完全無辜
-
被問中國“是敵是友”,英國商貿大臣蹦出這個詞
-
執政49天還要出書,特拉斯稱拜登想輸出“社會主義經濟政策”
-
中國短片《逃出大英博物館》爆火,英媒果然急了
-
脫歐三年后,英國重返歐盟科學計劃
-
?歐洲最大地方政府破產,怎么回事?
-
英國第二大城市宣布破產,市議會甩鍋“同工同酬”索賠
-
報復?離職前他曾想把這筆英美交易攪黃
-
“孤立中國是錯誤”,英國對華政策在調整?
-
英防相辭職,接班人是他
-
這數據,真是英國“國家級悲劇”
-
英國議會報告發表錯誤涉華內容,我使館駁斥
-
“有人說中國經濟陷入嚴重系統性問題,我并不認同”
-
他回應訪華質疑:中國不容忽視,不接觸才是軟弱
-
英國外交大臣克萊弗利將訪華
-
英議員:事實證明,大英博物館拒還文物的借口“侮辱性荒謬”
-
“最高外交官時隔5年訪華,將是個考驗”
-
-
· 不列顛 ·
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如今光芒暗淡,經濟停滯,財政緊縮,連兄弟蘇格蘭也急忙“逃跑”,為了保證國家更為興旺、民眾更為富足,蘇格蘭“拼命”推動公投,脫離英聯邦。英國紳士,你還在微笑嗎?
-
“超2000件文物失竊,掩蓋數年”,大英博物館館長引咎辭職
-
我使領館提醒:到英旅行公民注意加強安全防范
-
英方以國家安全為由干預中國對英投資,我使館回應
-
中國政府歐洲事務特別代表吳紅波訪問英國
-
我使館正告英方:必將受到有力反擊
-
英媒再次翻炒新冠病毒“實驗室泄漏論”,我使館駁斥
-
英國諾丁漢連續發生襲擊事件 已造成3人死亡
-
英方宣稱將發布移除中國監控設備時間表,我使館回應
-
我駐英使館:所謂“海外警察站”是徹頭徹尾政治謊言
-
陳吉寧今天會見英國怡和集團執行主席班哲明·凱瑟克
-
唐寧街大門遭汽車沖撞,“未發現與恐怖活動有關”
-
英首相竟稱中國是“全球最大安全挑戰”
-
英國“最短命”前首相將竄臺
-
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加冕
-
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加冕儀式將于5月6日舉行
-
哈里自揭家丑:哥哥威廉拿了新聞集團“一大筆錢”
-
中使館駁斥:不存在所謂中方“海外警察站”
-
19.1%,英國食品漲價再創紀錄
-
駐愛丁堡總領事館:一中國留學生在英國徒步時失聯
-
中方奉勸英方:不要把手伸得太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