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爾比爾·辛格:印度有14億人要養,憑什么讓我們不要買俄羅斯產品?
最后更新: 2022-11-17 08:26:43【導讀】 世界正在經歷一個十分困難、動蕩的時期。印度國民大會全國秘書、歐亞人民大會總理事會聯合主席達爾比爾·辛格教授分享了他對一些國際重要問題的看法:全球化時代是否已經結束?如何能夠維持世界和平?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維護世界和平?
【文/達爾比爾·辛格,譯/上海外國語大學碩士研究生 夏青】
問:歷史是否在重演?是否可以將世界政治的現狀與其他一些歷史時期相提并論?
達爾比爾·辛格:如果回顧一下世界歷史,目前的情況與以往沒有什么不同——世界上總是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沖突。
幾天前,我閱讀了一份卡內基中心關于這個問題的報告。我對這個話題比較感興趣,因為我經常談論全球的和平、穩定與和諧。報告指出,今天的世界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和平一些。幾個世紀以來,歷史上出現過更加暴力的時期,但不能把現在與某個具體的歷史節點進行比較,因為世界的文明已經發展了幾千年了。
世界正被沖突困擾著,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索馬里、馬里、布隆迪、委內瑞拉、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巴勒斯坦以及中國南海都在發生動蕩。而烏克蘭危機代表了另一個層面。
我個人的觀點是,軍事行動不能解決問題。馮·克勞塞維茨有句著名箴言:“戰爭是一種政治手段”。戰爭有時候只是工具,是臨時措施,在任何歷史時代,戰爭都不是解決問題的長期可持續方案。因為到最后冷戰也結束了,它的結束是因為各方坐下來進行了建設性的對話和討論。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也是因為斯大林、羅斯福和丘吉爾坐在一起,共同制定了結束戰爭和恢復和平的戰略。他們分別在1943年和1945年會面,盡管本可以在1939年就坐在一起。如果翻閱歷史檔案就會發現,早在1939年蘇聯就向英法提出了一項交易,能讓他們打敗處境艱難的軸心國。但歷史表明,丘吉爾認為希特勒最終會進攻俄國,因為在他看來希特勒的主要目標是蘇聯,法國人也沒有認真考慮蘇聯的建議。如果當時英法同意與蘇聯聯合,那么世界就能避免這場災難。最后,這場戰爭導致5500多萬人死亡,無數的人受傷、致殘,蘇聯在這場戰爭中付出的代價最為嚴重,損失了2700萬人,耗費了三分之一的國家資產。但誰會為此而憐憫蘇聯呢?沒有人。
我想告訴大家:蘇聯人民解放了全世界。作為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實際上可以站起來說,自己在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把世界從法西斯主義的魔掌中解放出來,但俄羅斯并沒有得到國際的承認,它自己也沒有索要這一功勞。事實上,全世界都應該將俄羅斯視為創造和平的中心。
在克里米亞的雅爾塔發生了一個歷史性的世界事件——盛大的世界和平會議,正是在這里開啟了世界的和平之路。如果沒有雅爾塔會議,第二次世界大戰就不會在七個月后結束。所以,從整個歷史進程來看,這些人只不過是當時事件的參與者,沒有什么是永恒存在的。目前在俄羅斯邊境的緊張局勢和正在發生的事情,印度也經歷過,將來有一天,同樣的事情可能也會在阿富汗發生。這些沖突會開始,但也會結束,我們必須學會去應對。俄羅斯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它很幸運,因為俄羅斯總統是一位強大的領導人,他可以處理好這個問題。
回到你的問題上,歷史在不斷重演,因為我們都是文明的成年人;但同時,我們也都很脆弱。我是一名印度人,來自布達、納納克和甘地等和平使徒的故鄉。印度從未憎恨過任何國家,也從未與任何鄰國或地區結仇。我們不會這樣做,因為在精神層面,和諧是我們教義的一部分。是的,我們有權捍衛我們的祖國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正如俄羅斯捍衛它的利益一樣。
三千年前,在印度古書《瑪哈奧義書》中寫著這樣一句話“Vasudhaiva Kutumbakam”,意思是 “我們世界是一個大家庭”。所以,如果我們是一個大家庭,為什么我們要一直破壞它?
達爾比爾·辛格:如果世界是一個大家庭,為什么我們要設法破壞它?截圖來自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網站
問:全球化時代是否即將結束?還是說由于國家之間相互高度依賴,全球化不可避免地持續存在?
達爾比爾·辛格:我無法預判全球化的未來。坦白說,于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出現的全球化概念并沒有發生什么大的變化。否則如何解釋中國和美國的情況,如果不是全球化,美國不會在中國投資制造業。但另一方面,中國可以停止生產,并將其作為一種武器。
今天,每個人都可以把所有能向他人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作為武器。我遇到過一些人,他們說,明天所有的貨物運輸和飛機航班都可能取消,因為幾乎75%的鈀和氖以及其他用于飛機和船舶芯片的金屬,都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
因此,如果俄羅斯和烏克蘭決定不出售這些資源,世界各國根本沒有其他的選擇。他們可以在兩年內研發出一個替代品,但不可能連續兩年停止航運。這是不可避免的。糧食和能源的供應情況也是如此。
如果我們要把我們所擁有的資源作為武器,我們是在走向全球化還是逆全球化?畢竟,世界各國之間有一定的相互依賴性,因為當上帝創造地球時,并沒有向各國公平地分配資源。你們國家有豐富的能源,而我們國家的能源很少,或者我們需要開發能源。一些國家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看看中東地區的國家,看看迪拜、沙特阿拉伯,50年前他們是什么樣子?
我們家在中東地區獲得了一個大的建筑項目,我們本來可以賺到幾十億,但我的父親拒絕了!我的父親有一個非常大的建筑公司,但他很擔心,因為那里的基礎設施十分不發達?,F在看看這些地區的轉變是多么驚人??纯次鱽?、迪拜,他們已經變得非常繁榮,成為了全球投資的主要中心。為什么呢?在這些國家的地下發現了油氣。由于全球資源分配不均,世界各國將不得不相互依賴。
隨后會發生什么?將會出現戰略性資源。每個國家都會努力控制自己擁有的東西,尋找自己的主要戰略資源,但是仍舊避免不了繼續依賴其他國家的商品。例如,我想讓某人為我做條褲子,但這個人不做褲子了,這并不會影響我的基本生活。然而,一個國家都有兩三樣最基本的必需品,其中之一就是糧食:如果你有糧食,你就有足夠的能量,你可以養活你的國家,你可以沒有奢侈的生活,但如果你有糧食,你就可以保障經濟的發展。而如果你們沒有能量,沒有糧食,就會出現饑荒。
我認為,在未來,各國的核心問題在于維持住自己所能掌控的資源,而真正會出現爭議的正是那些被掌控著的東西。國家之間存在著各種相互依賴的關系,很難解釋這些依賴的程度。
第二個點在于中國的廉價勞動力。為什么美國和蘋果公司要在中國生產電腦?因為中國有廉價的勞動力。但明天會發生什么?誰知道呢!也許,在俄羅斯會出現很多印度勞工。印度總理對俄羅斯總統說過,俄羅斯地緣遼闊,而我們擁有大量的技術性人口,專門從事農業、耕作、林業、信息科技等一系列相關領域。我們一直在考慮一系列方案,提出了一些建議,幫助俄羅斯提高生產率。
我認為,印俄可以在這些領域開展合作,新的生產水平將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兩國人民也很高興看到兩國的繁榮發展,這在戰略層面上沒有任何問題。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網文行業歷史性一刻?UC瀏覽器涉嫌盜版,收到訴前禁令
2022-11-16 21:26 -
時隔8年,騰訊美團“和平分手”
2022-11-16 20:42 -
2022年,劉強東最慷慨
2022-11-16 20:12 觀網財經-金融 -
兩年籌備,比亞迪為何終止半導體分拆IPO?
2022-11-16 18:32 觀網財經-汽車 -
職業打假人王海PK一億粉絲瘋狂小楊哥,誰能笑到最后?
2022-11-16 18:32 觀網財經-互聯網 -
騰訊活過來了?利潤重回增長,但游戲收入繼續下降
2022-11-16 18:26 -
速騰聚創登頂激光雷達應用榜單,中國緣何領先?
2022-11-16 17:50 觀網財經-汽車 -
選擇保險產品,機器會比人更靠譜嗎?
2022-11-16 17:36 觀網財經-金融 -
“數字藏品”首個定義者,僅一年即關停服務
2022-11-16 17:15 -
比亞迪第300萬輛車下線,王傳福:中國邁向汽車強國的最佳注腳
2022-11-16 16:28 觀網財經-汽車 -
發改委:民間投資低于整體投資增速,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2022-11-16 15:41 觀網財經-宏觀 -
圖解10月70城房價:下降城市增多,這座城市新房漲幅1%領跑
2022-11-16 15:15 觀網財經-房產 -
是否愿意讓北京故宮文物修復師提供修復意見?國臺辦回應
2022-11-16 14:01 文化 -
深大校長:希望再培養出10位馬化騰級別的校友
2022-11-16 13:44 大公司 -
易綱會見美國財長耶倫
2022-11-16 12:48 觀網財經-宏觀 -
如何判斷四季度經濟走勢?國家發改委回應
2022-11-16 12:11 觀網財經-宏觀 -
國家統計局:10月份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
2022-11-16 10:02 觀網財經-房產 -
文旅部發文后,跟團游搜索量猛漲600%
2022-11-16 09:02 觀網財經-消費 -
統計局: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定積極變化
2022-11-16 08:53 觀網財經-房產 -
收入同比下降5.6%,騰訊音樂面臨用戶持續流失
2022-11-15 22:21
相關推薦 -
王毅同沙利文舉行多輪會晤 評論 34“一帶一路”十周年:從倡議到一個嶄新的世界 評論 19“如果我說那些話,早就在華盛頓被絞死了” 評論 152又一批109名緬北電詐嫌犯移交我方!累計已達1482人 評論 223我國海上風電開發再添利器!兩艘風電運維母船下水 評論 108最新聞 Hot
-
越南總理:歡迎華為深度參與數字化進程
-
美國的算盤打不響?“大多數IPEF成員國對華貿易依賴提升”
-
法外長稱馬克龍獲邀,摩洛哥:沒安排
-
近20家軍工企業游說美政府:想領先中國,還得加錢
-
“英國已邀請中國”,但只許參加一半?!
-
中柬發表聯合公報
-
馬克龍稱法大使被“扣為人質”:只能吃軍糧
-
開曼群島將首次在新加坡設辦事處,和中國人有關?
-
普京:這完全是無稽之談
-
英國急了?正式將瓦格納歸為“恐怖組織”
-
“消失”多日后,他現身非洲?
-
NASA發布UFO報告,影射中俄?
-
對電動車電池的中國關鍵原料,歐盟也有“想法”
-
反復炒作“退役飛行員訓練中國人”,澳大利亞搞了個大動作
-
英法德“維持制裁”,伊朗:將報復
-
“俄戰機飛行員誤解指令,差點擊落英偵察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