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阻止“罪犯特朗普”成為美國總統需要分幾步?
假如因為某些原因特朗普當選了,他將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圍繞應訴和總統位置的合法性進行司法戰斗的美國總統。美國正在經歷的不是一般意義的黨爭,而是將一切置于黨爭之下,這對于美國政治來說可是讓人瞠目結舌的“發展”。[全文]
-
“科學”加工與道德綁架,日本核污水排放的輿論戰
日本處理核污染水的思路自始至終都是處理污染等于稀釋,就是一直沖淡到指標合格為止。站在普通個體的角度上來說,日本政府和東電在選擇對核污染水的處理方式上就是一個字——省錢。[全文]
-
為什么說“金磚國家”的崛起改變了世界?
我們將會看到西方國家結構性的退場。這不是說西方國家被排斥,而是西方國家沒有意愿去投入資源,不愿意提出良性的解決方案。與此相對應的,金磚國家的崛起就是歷史的選擇。[全文]
-
野火煙塵籠罩下的戴維營,一場熱鬧但無用的聚會
這種機制能夠帶來的實質性影響,很明顯,且很尷尬地顯著弱于此前美西方媒體爆炒的預期,更是遠遠低于簡體中文社交媒體圈內那些被網友戲稱為“北望王師”的存在們的幻想。這不能不說是比較大寫的尷尬。[全文]
-
限制對華投資,美國資本會答應嗎?
如果把拜登這份投資限令放在今天中美戰略關系博弈的框架下,可以看到這屆美國政府的一個明顯特征:它在持續發送相反信號。今天的美國既喪失了尼克松的政治勇氣,也沒有基辛格的政治智慧。[全文]
-
耶倫訪華飯局成了大新聞,美國政客一次次來圖點啥?
會談到最后,新聞焦點變成了她下飛機看到的彩虹,沒有地毯的長時間握手,第一頓飯吃了什么,然后又和一群什么樣的人吃了一頓飯,吃飯時他還煞有介事地發布了一個講話,還發布了精心裁剪的照片。然而耶倫作為美國財政部長,她的主業是什么?[全文]
-
這是一個重大標志,中國單方面“善意與克制”的時代結束了
本次出口管制的效果清晰顯著。美國商務部罕見地在新聞稿中對此喊出了堅決反對,這傳遞的信息是,本次管制擊中了美國的薄弱環節。這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和理解中美戰略博弈競爭的特點。[全文]
-
西方全員懵圈,對付俄羅斯的戰略性“武器”來了?
從西方立場出發,理論上而言,如果要在俄烏沖突中實現巨大突破,大體上有三個戰略性武器。[全文]
-
布林肯來了,“史上最低谷”的中美關系怎樣才能往前走?
首先,外交通常比較漸進,取得成果需要耐心。不能指望開一次會,所有問題迎刃而解。中美戰略博弈是一場持久戰,考驗人在時間流逝中的耐心和韌性。誰對未來前途認識清晰、方向明確、戰略穩定,誰就更容易從競爭中勝出。[全文]
-
布林肯想穩定中美關系,首先要停止自說自話
布林肯想要此行有所進展,就應停止自說自話,否則真的就是浪費時間,而且持續耗散中方的善意與耐心,不會產生任何積極效果,還讓人對中美關系感到悲觀,甚至質疑本屆美國政府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正確處理中美關系。[全文]
-
G7峰會主場,正在上演一幕微妙的“下克上”
在七國峰會前夕,作為鐵桿盟友和小弟的日本正在對美國進行明目張膽的政治試探,這種試探間接傳遞出一個信息——日本已經看美國不對了:“老大你行不行啊,你和中國對抗的時候似乎比較需要我,那我就要和你撒下嬌了哦”[全文]
-
韓國對美國,就像一場虐戀
和日本和解,就是韓國向美國證明自己忠誠的時候,最大化的利用其內部親美和親西方的情緒、情結,在歷史問題上做出一些具有戲劇性和沖擊力的重大讓步,繼而進一步鞏固和強化他們相互之間的扭曲關系。[全文]
-
136年徒刑?一場所謂的“政治追殺”暴露了誰的底色
司法追殺,一旦開了一個先例,也許以后就會成為一個慣例。如果在美國這樣一個自詡成熟發達的民主國家,如果繼任者是另一個黨派,前任領導所有的行為就要在司法上被清算一遍,毫無疑問對美國的真正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全文]
-
四年總統牢里辦公?特朗普要如何自救“放大招”
理論上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即使“懂王”贏得了選舉,但是他的控罪成立要被關四年,正好和一個總統任期一致。在宣誓就職之后他就失去了在辦公室里做總統的機會,是不是要在牢里辦公?所以這個價值“四年”的罪名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全文]
-
把人氣笑的Tik Tok聽證會上,美國議員被“支配”了
這場針對Tik Tok的行動,其主要策略就是“鏡像反射”,把曾在臉書上出現的不良內容說成是Tik Tok上的內容,策劃大量文章進行傳播,將Tik Tok描繪為對美國兒童和社會的一大威脅,然后向美國政客、議員施壓,迫使他們對Tik Tok采取行動。[全文]
-
解決烏克蘭危機,中國正在發揮這三重作用
關注俄烏危機的人一定記得,即使在沖突開始之后,莫斯科和基輔也曾經坐下來謀求以和談方式解決危機,但因為參與方受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和談未能繼續下去。而此次峰會,中國發揮的第一重作用,就是再次為和平進程注入動力。[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