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中美關系怎么走?可以由中國塑造
為了規避近乎無法化方為圓的眾多巨大的政治、社會糾結,拜登在競選中采取了一種基本戰略,主要就是通過攻擊特朗普,侵害美國民主制。但與此同時,他不提出一套有起碼的清晰程度和系統程度的政策綱領。[全文]
-
我最怕看到別人說特朗普是個商人
特朗普在對華關系問題上從來不兩線作戰,更談不上四面出擊,他總是階段性地集中在一場戰役上。除了戰略集中之外,戰略主動權總是在他手上。至少他想發動什么戰役就發動什么戰役。他階段性地發動戰役,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戰后,又集中在他發動的另一場戰役上。[全文]
-
中美有沖突,但大可不必危言聳聽
1907年的英國并沒有覺得德國有多么大的威脅,而當前美國國內針對中國的動員程度遠遠超過當年的英國,不過仍然有五個因素制約著中美爆發嚴重沖突的可能性。[全文]
-
南海哪有什么“C型”包圍圈
根本不存在一個明確規劃好了的所謂“C”型包圍圈。美國人并沒有那么深謀遠慮,那么高瞻遠矚。目前中美在南海,乃至在整個西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對峙,都可謂情勢性發展的結果。而情勢性發展的意思就是,雙方都不希望局勢持續惡化,都不希望最終走向武裝對抗。也就是說,是可以解局的。[全文]
-
APEC為何如此重要
面對美國,中國最好的戰略是什么?如果理不順周邊關系,中國便無法處理好中美關系。某些情況下要堅決行動;在另一些情況下應保持謹慎。毛主席曾提醒我們,要防止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全文]
-
香港的“鬧事”精神從何而來
香港問題的產生,與殖民地統治后遺癥息息相關;香港問題變嚴重,香港媒體和輿論負有重大責任。香港所謂追求民主等問題,不過是第三波民主浪潮的后續。[全文]
-
中日接近與“外交革命”
日本經濟實力和技術水平處于世界最前列,因此,中日兩國多數人民之間近年迅速增長著的互厭和敵意不受制止地發展下去,對中國的中長期未來相當危險。有些事情終究擋不住,如果試圖阻擋,就會遲早成為失敗者,并且不必要地得罪日本民心??梢該駮r積極支持日本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