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在全球放了3000只“毛毛蟲”,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這不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科學實驗,整個計劃的操作方式是簡單的。正是公眾參與、多團隊的合作,讓大尺度的、難以想象的研究成為可能,把復雜的科研拆解成小小的可操作的部分,就像一個個樂高模塊那樣,拼搭起宏大的世界。[全文]
-
這次是大象給我們上了一課,下次又會是什么呢?
大象絕不是“出逃”,保護區也不是把動物關起來的地方。有人聲稱當地環境恢復太好,所以不適合大象生存,這是無稽之談。問題的根本在于我們需要連貫的棲息地,這些森林不僅是大象需要的,也是當地人需要的。它像一個緩沖,可以讓大象在大面積的棲息地里移動,也可以讓大象在獲取食物時盡量減少跟人的接觸。[全文]
-
江豚遷到海洋館,為何有這么大爭議?
人工環境里得到的動物數據還是有用的,但是需要滿足一些前提,比如需要有合理的設計,比如要回答非常有針對性的問題,由專業的人來執行,并且得到的結果應該可以發表成高質量的科研論文。當宣稱有“科研需求”的時候,我們就要看看這些方面。[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