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把幾乎所有邊境省份變成開放最前沿
印尼雅萬高鐵,剛開始當地人都不相信,說“什么高鐵,不要修了,還要我們動遷?!蔽覀冏尞數貏舆w戶每20家人家選一個代表到中國來,從廣州坐高鐵到北京,再從北京坐到上海。他們看完以后回去,“快修快修!我們也要像北京上海那樣有高鐵?!苯Y果很快就動遷了。[全文]
-
“文明型國家”中國與美國的區別,是恒星與行星之別
“文明型國家”中國更像一顆恒星,它經歷了無數歲月,一直守望著太空,在自己的軌道上運行,獨立閃爍著自己的光芒。因為恒星太高太遠,它的光輝需要很多年后才被世人所看到。但一旦人們意識到這是恒星而不是行星時,對它的認識,對其它行星的認識,對整個世界的認識,都會為之改變。[全文]
-
西方,正視現實吧!
“它們做出的這個議題,它們自己是不執行的,而是把它作為一個門檻來限制你?!?a href="/ZhangWeiWei/2023_08_27_706495.shtml">[全文]
-
在南非感受金磚時刻和中國元素:有了這樣的中國,世界就不一樣了
看到金磚新成員的名單,一位南非朋友立刻給我發了微信:美國一定氣暈了,美國已經失去了中東。[全文]
-
實現超大規模人口的現代化有多難?
在人口規模巨大的國家,保持制度不僵化、權力不腐敗、階層不固化、社會不動蕩、人民不分裂、文化不墮落,都是非常艱巨的考驗。如果做不到這幾點,一個國家是不可能實現現代化的。[全文]
-
全球人工智能發展,可能還會走上核武競爭的老路
科學家們的呼吁,我完全理解。但我研究國際政治,我的判斷是說不定人類還得走過去核武器發展的老路,最終通過競爭、摩擦、斗爭、交鋒到一個點上,人類智慧和理性才會回來。就跟核武器一樣,甚至已經用過了,超級大國、擁核國家之間才通過談判達成各種協議,但執行時還會碰到困難。[全文]
-
這四條中國智慧成就了……
長期以來,人權的概念一直由西方國家壟斷,但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用自身出色的實踐沖破了由西方長期主導的人權觀,告訴他們在人權方面中國的理念和智慧——人權不應該只有政治權利,人的生存權、發展權也同樣重要。[全文]
-
中國海軍、陸軍、空軍、火箭軍的世界排名怎么樣?
有人曾這樣形容抗美援朝戰爭,志愿軍告訴美軍,什么是鋼鐵意志,美軍告訴志愿軍,什么是鋼鐵工業,兩邊都被對方震撼了。[全文]
-
懷疑中國產業鏈定力的人,可以先思考這兩個問題
我們也許可以提出兩個問題,一是為什么中國可以通過數十年的時間,吸引到全球最多的制造業投資?二是,為什么中國可以在“三來一補”的基礎上實現產業升級,從產業鏈低端走向中高端,而其它國家則不容易做到?[全文]
-
他們眼睛里發著光,希望了解中國是如何成功的
我就碰到非洲一個學者說,你們在我們國家建了這么多學校,但不提供教材。這背后跟我們的心態也有關系,我們沒有傳教士文化;但實際上隨著交流增多之后,你就會發現非洲很希望了解中國的價值觀。[全文]
-
網上有人調侃我憑一己之力把中國變成“發達國家”,但我從來不用這個詞
“發達國家”這個概念本身是西方話語的一部分,給了西方國家太多的名不副實的虛假的軟實力。[全文]
-
不主動了解中國,西方會后悔的
中國有個成語叫做“孤掌難鳴”,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一種明顯的不對稱。西方愿意了解中國的愿望遠遠低于中國了解西方的愿望。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還是覺得沒有必要對你深入了解,只是等著你用英文來給我解釋。這種心態是有問題的,最終為此后悔的可能是西方國家,是美國自己。[全文]
-
中美關系經過交鋒,有點開始進入“部分接受”階段了
中美關系一定要經過交鋒才能達到更好的交流,從“否認”到“憤怒”,到“部分接受與討價還價”,到“接受”四個階段;現在經過交鋒,有一點兒開始進入“部分接受”了。[全文]
-
美國在臺海犯的每個錯,都是我們加速祖國統一進程的新機遇
兩岸關系到現在這個階段,“不統”“不獨”“不武”已經落后于這個時代。如果還是這種和平分裂的局面,坦白說大陸的耐心也是有限的。我們要開始提出:面向未來的有利于祖國統一的制度安排,大家可以開誠布公地談。不管臺灣哪個政黨在下一次選舉中出線,應該讓和平分裂狀況走向結束。[全文]
-
文明型國家:一種元敘事的開端?
西方主流媒體敏感地注意到了“文明型國家”概念,但在相當長時間內持嘲諷調侃的態度。然而,近年來俄羅斯、印度、伊朗、土耳其等非西方大國紛紛稱自己為文明型國家。顯然這個概念觸及了西方敘事的核心困境,即自由主義、民族國家、“西方中心論”等元敘事的危機。[全文]
-
美元“武器化”暴露三重風險,各國加速“去美元化”
“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麻煩?!?a href="/ZhangWeiWei/2023_06_04_695345.shtml">[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