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點 | Opinion more
-
美歐拉上印度搞基建計劃,有譜嗎?
印度改國名這事以后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煩。這其實不利于“印歐經濟走廊”,沙特、阿聯酋等整個中東主要是伊斯蘭教,莫迪一手推印度教激進主義、打壓穆斯林,一手聯合中東搞項目,會有矛盾。西方國家現在出于意識形態、地緣政治拉攏印度對抗中國、制裁俄羅斯,即便心里不贊成也不會公開指責,但未來是否生變就不好說了。[全文]
-
馬斯克:我的人生至暗時刻
馬斯克身邊的每個人都認為,他必須在 SpaceX 和特斯拉之間做出取舍。[全文]
-
俄朝合作,美韓軍演,太平洋要不太平了嗎?
韓國財閥集團對于政權是否會輪替,介入烏克蘭戰后重建是否有利可圖還無法下定決心,仍然在觀望,但恐怕也是半島下一場暴風雨來臨前,最后的平靜。[全文]
-
航班迫降苞米地,制裁沒用還能飛?
現在俄羅斯人可以很得意的說他們已經解決了西方制裁的問題:“起初沒人知道該怎么做,兩到三個月后,找到了新的供應渠道,六到九個月后,出現了替代品?!?a href="/ZhangZhongZuo/2023_09_16_708782.shtml" target="_blank">[全文]
-
在我小時候,美國人擔心的是日本會摧毀美國經濟
我所在的小學舉辦了“美國制造日”活動。我們參加了一個集會,老師給我們介紹當地的勞工領袖,他們發表了愛國主義演講,宣傳購買“美國制造”產品的重要性。[全文]
-
俄烏戰爭即便結束,也不會是持久的和平
毫無疑問,這場軍事沖突爆發的最終原因是西方的決定,這里主要指美國,西方的決定讓烏克蘭成為俄羅斯邊境的西方堡壘。沖突不太可能很快結束,即使結束,結果也不會是持久的和平。[全文]
-
那些借債去日本的東南亞勞工后來怎樣了?
日本的外國技能實習生制度,口號是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能培訓,實際則是引入廉價勞動力,這些“實習生”成為日本企業的“合法”剝削對象。日本的技能實習制度已成為侵犯人權的溫床。[全文]
-
為什么西方領導人在危機來臨時,始終背棄全人類利益?
世界對美國霸權的意識和敵意正在增強,同時對尊重《聯合國憲章》和基于國際法的治理框架表現出更濃厚的興趣,致力于通過合作解決全球共同問題。[全文]
-
“前科累累”的澳大利亞能和中國“重修舊好”嗎?
雖然它看似是孤懸于南太平洋的“小國寡民”,澳大利亞對自己的定位是“亞太小美國”或者說是一個“小霸”,因此它的種種行為不僅是為了凸顯自己的存在感,還要強調自己的“戰略作用”。[全文]
-
G20峰會,印度體現出強大的“敘事能力”
“大婆羅多”這概念涉及的地理范圍從阿富汗一直延伸到緬甸,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馬爾代夫和斯里蘭卡,甚至包括我們的西藏。過去是“神話開疆”,現在他們想把它繼續下去。[全文]
-
遠東是俄羅斯整個21世紀的戰略重點
一種新的雙邊關系和融合的模式正在誕生。它與西方模式為精英、為選定的“黃金十億人”服務的本質有所不同的是,這種新模式的誕生是為全人類、為整個運作和發展的多極世界服務。[全文]
-
G20峰會看出來,印度要做全球南方國家的領袖
這一次印度通過舉辦G20峰會,邀請非盟集團永久加入G20,毫無疑問會提升印度在非洲的影響力與形象。印度想要做全球南方國家的領袖,這是毋庸諱言,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全文]
-
實現“大歐亞”,俄羅斯應盡早“解鎖”吉林出???/a>
俄羅斯過往投資歐洲、美國過多,但在東亞國家的投資太少。亞洲國家絕不可能沒收俄羅斯的海外財富。有一件事情或許可以早做。如果俄羅斯能夠幫助吉林拉開出???,推動吉林的發展,將獲得中國人的巨大好感。[全文]
-
中東為何總是動蕩?帝國是繞不開的答案
一個令人沮喪但又不可否認的現實是,從古至今,帝國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主宰著世界歷史(尤其是中東歷史)。因為至少相對其它統治形式而言,它們提供了最實用、最明顯的政治和地理組織手段。帝國可能會留下混亂,但它們也曾作為解決混亂的方案而崛起。 [全文]
-
郭臺銘需要一個強大的律師團、貼身保鏢或者解放軍
“資本無祖國”,美國為遏制中國不惜以自傷八千的方式一手終結全球化,并劫殺全球高端資產,臺積電的遭遇,鴻海能不兔死狐悲?[全文]
-
身背91項指控,特朗普民調為何還與拜登不相上下?
自兩人首次交鋒以來,四股力量以強有力的方式重塑了美國大選格局。其中兩股力量有利于民主黨,余下兩種則利好共和黨。綜合來看,這四種因素似乎在很大程度上相互抵消,使得任何一方在通往他們看似無可避免的重賽進程中,都無法建立起實質性的優勢。[全文]
-
為何我們原子彈影視中的主角,幾乎沒有奧本海默式的“靈魂拷問”?
懷疑主義不一定是虛無,理想主義也不一定是粉飾。因為理想,在那些時刻,真真切切地飄揚過。[全文]
-
歐盟做得,非盟也就做得
憑什么只有歐盟成為G20集團的正式成員?非洲聯盟的規模更大,有55個國家,14億人口,而歐盟只有27個國家,不到6億人口,但因為它代表發達的西方國家,所以歐盟在G20中獲得席位,而不是非洲。[全文]
-
面對歐洲核威脅,中美應達成“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如果美國領導的北約最擔心普京或將使用核武器,那么他們就需要為普京提供一個臺階,即北約先承諾在任何情況下都不首先對俄羅斯使用核武器。[全文]
-
印度不可能與中國切斷聯系
用人民幣支付俄羅斯原油表明,盡管中印邊境局勢緊張,但過去三年來印度對中國的依賴卻有增無減。[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尼加拉瓜總統:中國因不搞霸權遭針對打壓
-
“今年11月將在平壤舉行俄朝政府間委員會會議”
-
美國的算盤打不響?“大多數IPEF成員國對華貿易依賴提升”
-
“77國集團和中國”峰會同意墨西哥重新加入
-
“大壩20多年前就已出現裂縫”,利比亞洪災致上萬人死亡
-
金正恩結束訪俄
-
“一帶一路”十周年:從倡議到一個嶄新的世界
-
泰國總理計劃下月訪華,尋求促進中泰旅游合作
-
被“訓斥”后,加拿大推遲貿易代表團訪印
-
美國將成立駐日太空軍?
-
中美洲議會議長將訪華
-
美官員擔憂烏克蘭難熬冬天:俄導彈產量已超過戰前水平
-
泰國總理:泰國已為迎接中國游客做好充分準備
-
“如果我說那些話,早就在華盛頓被絞死了”
-
俄羅斯中止協議后,首批運糧船經黑海抵達烏克蘭港口
-
土耳其“發飆”了
-
又一批109名緬北電詐嫌犯移交我方!累計已達1482人
-
規模小、投資效率低,日本半導體材料廠商面臨被收購風險
-
阿富汗塔利班逮捕18名NGO人員,指控從事基督教傳教
-
盧拉譴責美國
-
-
-
拜登批準馬薩諸塞州進入緊急狀態
-
馬里過渡總統宣布與布基納法索和尼日爾建立薩赫勒國家聯盟
-
“77國集團和中國”峰會通過《哈瓦那宣言》
-
李強會見越南總理范明政
-
唐曉陽:中國的目標不是地緣爭奪,是兼收并蓄又切合實際的發展路徑
-
王文:想要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中國人,只要……
-
亞運村開村!中國體育代表團正式入住
-
馬杜羅:當你來到中國,你就來到未來
-
紹伊古向金正恩展示圖-160、圖-95
-
拜登被質疑年紀太大,白宮:80歲就是新的40歲
-
中柬發表聯合公報
-
朝鮮代表團到了,“時隔五年派出”
-
新版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發布
-
李希出席“77國集團和中國”哈瓦那峰會并致辭
-
“中國公民不得前往,已在當地的盡快轉移撤離”
-
波蘭稱將在波俄邊境建立實體屏障
-
東歐多國宣布將單方面延長對烏農產品進口禁令
-
中委簽署航天合作框架協定
-
中國新任駐阿富汗大使趙星遞交國書
-
美國防部試圖監管美對烏的軍事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