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故宮再度改口稱破損文物是清代非明代 臺網民:令人窒息的專業度
-
張照棟32號星期八
最后更新: 2022-11-19 12:54:59(觀察者網訊)前些時日引發軒然大波的臺北故宮文物破損事件近日又鬧出了新動靜,臺北故宮博物院連破損文物的朝代都搞錯了……
據臺媒中時新聞網11月18日報道,臺北故宮博物院此前稱破損的3件文物中有一件“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這件文物原本被標注為清代文物,但博物院院長吳密察當時被“立委”質疑后就改口稱是明代文物,臺北故宮官方資料隨后也改稱這件瓷器是明代文物;然而許多古董愛好者經過大量考證后指出,這件瓷器就是清代文物,臺北故宮博物院于18日再度改口稱,經研究人員鑒定,這件小碗是清代“托名”仿作,名稱已改回了原先的“清 弘治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
此事再度引發島內網民諷刺:“令人窒息的專業度?!薄扒宕木筒皇俏奈飭??”“這樣的官員真的可以嗎?”
報道截圖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道,國民黨“立委”陳以信10月28日在臺灣地區“立法機構”舉報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受損,指控該院院長吳密察試圖隱匿。吳密察當天召開記者會承認共有三件文物出現破損,分別是“明 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清 康熙款 暗龍白里小黃瓷碗”以及“清 乾隆款 青花花卉盤”,稱會依規調查、懲處,并將編列預算改善瓷器包裝。
臺媒報道稱,當時通報的那件破損的“明 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原本的標簽為“清 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但是有“立委”質疑稱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標簽貼錯了,應該是明朝文物,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隨即承認疏失,并澄清這個小碗為明朝年間文物。此后,臺北故宮對外公布的資料也均說明這件嬌黃綠彩雙龍小碗為“明 弘治款”。
然而許多古董愛好者經過大量考證后提出質疑,他們稱臺北故宮博物院原本的標簽沒有貼錯,是故宮院長吳密察等一眾官員不尊重博物院專家的專業,誤導了民眾。
破損的3件文物 左上為“清 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
古董愛好者王先生表示,臺北故宮官網原本標示“清 弘治款”并沒有錯,若有相應的文物知識,故宮院長應在“立委”質詢時借機讓民眾了解文物是“托名”仿作,然而他們卻在第一時間否定了故宮前輩們的專業,也傷及故宮的信譽,因此特別投書求證。
王先生希望臺北故宮為此事正名,他說道:“如果不是故宮博物院的錯,只是因為水準不足的某人就誤導‘立委’與所有媒體和國民,也請你們勇敢的站出來,發布正確的訊息?!?
11月18日,臺北故宮回應質疑,改口稱這件弘治款嬌黃綠彩雙龍小碗是清代“托名”明代的作品,故宮官網的資料已經改回了原來的“清 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
破損的“清 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
臺北故宮解釋稱,博物院內共藏有12件“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有8件標注為“明 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4件標注為“清 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這批碗的碗底有標示“大明弘治年制”,在錄入典藏系統填寫“品名”一欄時,分別由不同的研究人員填寫,他們對于該批文物所屬時代有不同的認定,因此在發現同批文物的認定有差異時,研究人員會再討論出較具有共識的寫法。
臺北故宮稱,博物院專業人員從款識寫法、器身龍紋形象及風格等方面研究判斷,認定這件小碗瓷器可能為清代“托名”明代之作品。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景德鎮盛行仿制明代瓷器,因此推測這件嬌黃綠彩雙龍小碗或許是當時時代風潮下的產物。
至于院長吳密察在接受“立委”質詢時稱該文物是明代產物一事,臺北故宮博物院辯稱吳密察的回答主要是表示弘治是明代皇帝的年號。
弘治款嬌黃綠彩雙龍小碗 臺北故宮館藏
此事再度引發島內網民對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不滿,他們紛紛諷刺道:“令人窒息的專業度?!薄凹炔粚I,也不重視?!?
有人揶揄道:“會不會過幾天就改口說:打破的是2022年菜市場的?原件不見了?!?
“不管哪一代文物,那都是國家重要文物,感覺很草率?!?
有人怒斥:“總歸一句話,就是爛到極點、無可救藥的單位?!薄耙孕∮^大,這樣的官員真的可以嗎?”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張照棟 
-
新冠口服藥被要求即刻下架,專家稱該藥絕對不應讓全民吃
2022-11-19 12:34 抗疫進行時 -
網傳“陜西漢陰縣蒲溪初級中學老師打學生”?官方:涉事教師已停課
2022-11-19 12:30 -
廣州防疫人員對話被封控居民:如果解決不了,你拿我是問
2022-11-19 12:21 抗疫進行時 -
呼市警方:有人散布“為完成任務而抓人”等涉疫不實言論,已處罰
2022-11-19 11:10 抗疫進行時 -
新冠口服藥阿茲夫定片線上開售,每瓶售價350元
2022-11-19 10:15 抗疫進行時 -
張文宏最新發聲:有能力最終馴服新冠病毒
2022-11-19 10:11 抗疫進行時 -
文旅部:無疫情發生地原則上不限制大型經營性演出觀眾人數
2022-11-19 09:58 觀網財經-消費 -
重慶中心城區屠宰場全關?豬肉價格暴漲?官方回應:否
2022-11-19 09:37 抗疫進行時 -
國家衛健委:昨日新增本土2055+22208
2022-11-19 09:09 抗疫進行時 -
網傳河南鶴壁一女生遭霸凌?官方通報
2022-11-19 08:43 -
上海昨日新增6+22,均在隔離管控中發現
2022-11-19 08:02 抗疫進行時 -
北京海淀:建議非必要不出區,鼓勵彈性辦公
2022-11-19 07:45 抗疫進行時 -
云南紅河5.0級地震:紅河州消防支隊各方救援力量正在向震中挺進
2022-11-19 07:19 地震 -
核酸檢測如何做到“既不層層加碼,也不隨意減碼”?權威解答
2022-11-18 22:30 抗疫進行時 -
北京多區發布致居民的一封信:堅持兩點一線
2022-11-18 22:24 抗疫進行時 -
遼寧一事業單位人員是逃犯?知情人士:其已被刑拘,工資停發
2022-11-18 22:12 -
女子沒戴口罩被反綁跪地?廣州警方通報
2022-11-18 20:58 -
?上海東方網原總裁徐世平被查
2022-11-18 20:14 廉政風暴 -
江西三級警方調查15歲男生校內失聯35天事件
2022-11-18 17:32 疑案追蹤 -
北京房山區衛健委原副主任楊某某等3人被公訴
2022-11-18 17:30 抗疫進行時
相關推薦 -
-
王毅同沙利文舉行多輪會晤 評論 34“一帶一路”十周年:從倡議到一個嶄新的世界 評論 19“如果我說那些話,早就在華盛頓被絞死了” 評論 152又一批109名緬北電詐嫌犯移交我方!累計已達1482人 評論 223我國海上風電開發再添利器!兩艘風電運維母船下水 評論 108最新聞 Hot
-
越南總理:歡迎華為深度參與數字化進程
-
美國的算盤打不響?“大多數IPEF成員國對華貿易依賴提升”
-
法外長稱馬克龍獲邀,摩洛哥:沒安排
-
近20家軍工企業游說美政府:想領先中國,還得加錢
-
“英國已邀請中國”,但只許參加一半?!
-
中柬發表聯合公報
-
馬克龍稱法大使被“扣為人質”:只能吃軍糧
-
開曼群島將首次在新加坡設辦事處,和中國人有關?
-
普京:這完全是無稽之談
-
英國急了?正式將瓦格納歸為“恐怖組織”
-
“消失”多日后,他現身非洲?
-
NASA發布UFO報告,影射中俄?
-
對電動車電池的中國關鍵原料,歐盟也有“想法”
-
反復炒作“退役飛行員訓練中國人”,澳大利亞搞了個大動作
-
英法德“維持制裁”,伊朗:將報復
-
“俄戰機飛行員誤解指令,差點擊落英偵察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