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以汎、劉建林: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如何與國家安全相平衡?
最后更新: 2022-11-19 09:26:52【導讀】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9周年。11月10日至12日,第六屆“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國際論壇在復旦大學舉行。本屆論壇由復旦大學與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聯合主辦,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與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聯合承辦。
論壇上,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劉建林發表題為“多重沖擊與‘一帶一路’視野下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發展對策”的演講。以下為演講全文,文章經作者授權和審閱。
【演講/劉建林】
大家好,今天我想探討的是“一帶一路”視角下,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發展和對策研究問題,就此談談我的想法和認識。
以前產業鏈、供應鏈的獨立討論很多,但“產業鏈供應鏈”作為一個新概念在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第一次被提出來,此外,我們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可以看到“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等表述,2022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有“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新興產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的提法。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政策表述方面的變化?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發展受到了哪些因素影響?
事實上,當前地緣沖突、新冠疫情、貿易摩擦等因素夾雜在一起,各因素之間相互促進,導致產業鏈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的不確定性與復雜度增加。
地緣沖突可能會導致國際貿易版圖的重構,新冠疫情使得供應安全與韌性問題凸顯,以前學界研究供應鏈聚焦成本和效率,但是現在安全問題凸顯出來了。
貿易摩擦并非切斷貿易往來,而是通過各種手段增加貿易往來中的不確定性,無形中增加了運營成本;數字化進步是一把雙刃劍,負面來看可能帶來人力成本上升;此外,減碳減排仍然是全球發展的共同訴求,比如德國總理剛剛宣布2045年的目標不會改變,即使有俄烏沖突的背景,綠色發展還是要繼續,當然背后因素還包括中國發展布局的調整?;谛湃螜C制,我們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面臨的挑戰非常大。
面對新挑戰要有新視野,美國應對他國供應鏈增長做出了哪些回應?谷歌前CEO分析了美國國家先進制造、建設具有韌性的供應鏈、制造業促進廣泛增長、關鍵技術清單、國家安全戰略等因素,做了一份研報,研報中提出“非對稱競爭、應對中國的科技競爭戰略”等內容,我們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卡脖子技術”、“競爭護城河”、“戰略安全風險以及加速器技術”等意涵,可以說他們的發展計劃針對中國的意味比較濃厚,非常強調“遏制中國”。
我認為這是美國提出的一個戰略層級的規劃?!靶≡焊邏Α眹屡c遏制絕非簡單的戰略層級規劃,而是會付出切實的行動,美國甚至在短期內可能會不計代價做出遏制中國的行動。在“稱霸”問題上,美國政府關心的不是“想不想”,而是“能不能”,厘清這個問題特別關鍵。
中國從來沒有想過“稱霸”全球,但今天我們的實力在不斷提升,中國人承諾“不稱霸”,但是西方國家不相信,他們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斷,也就是中國有沒有實力、能不能“稱霸”。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對我們國家短期的圍堵和遏制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我們的實力已經到了讓他們警惕的地步。
最近,基辛格博士出版了一本書《世界秩序》,書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均勢,這個概念是指“當競爭對象對本國的威脅不斷增長,甚至可能接近、超越本國的能力時,我們就會開展遏制行動”,大家可以看到無論從政府、軍方還是民間的態度來看,美國及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發展常懷警惕之心,也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挑戰。
歐洲的策略也很相似,新能源革命的本質是從化石能源向金屬能源轉變,歐盟非常關注他們對礦產資源的控制力,義烏大量的出口商品中已經包含了一些非常關鍵的金屬,比如銀、銦和碲等材料。
我認為,我們國家應對外部和內部的挑戰應當具有新的視野。美國開展戰略資產組合的邏輯是這樣的,他們把芯片和石油均列為基礎設施戰略、依賴性戰略和累積性戰略三重疊加在一起的戰略物資,把科技類創新和傳統的能源看得同樣重要。與之對應的是,我們的憤怒和恐懼都不能彌補中美在實力上的差距,只能埋頭苦干、迎頭趕上,這是唯一的出路。
新格局需要新布局。我們國家已經逐步從“兩頭在外”的國際循環轉變為“國內為主,國際為輔”雙循環,呈現為國內國際循環聯動的狀態。
轉變前,我國的外部循環受西方主導,我們更多扮演“參與者”的角色。這種循環方式依賴于雙方互信,并且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但是在雙循環背景下,我們能夠外在于西方推崇的規則,我國的自主性和能動性更強。
我們可以看到,以往講“發展是硬道理”,在二十大報告中代之以“高質量發展”等表述,我想“高質量發展是硬道理”應該是比較一致的社會認同;也就是說,總的基調應該是國家穩中求進,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產業鏈安全的終極指向應該是國家安全,國家安全問題中的一個層面是推進社會可持續發展,這因此引出我們的研究焦點:什么是“產業鏈供應鏈”?它的內涵和重要性體現在哪里?2022年9月19日習總書記在杭州召開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會上致辭,緊隨其后的是“產業鏈供應鏈”這個概念被正式寫入二十大報告,應該說這就是對疫情全球流行和貿易摩擦沖突等現實情境的回應。
比如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問題,在“產業鏈供應鏈”層面,我們會發現我們國家被“卡脖子”的不僅僅是芯片,還牽涉到背后的礦產、電池制造與物流、車規級芯片、市場與發展空間等一系列因素的穩定供應。我們國家的電池和關鍵礦產資源的對外依存度達到的80%,換句話說,當前把礦產變成產品的技術在中國,但礦物質材料在海外,這是非?!耙钡?。
產業鏈供應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價值網絡,包括采礦、提純、化工、制造、物流、金融以及關鍵資源地再利用等環節,我們無法用簡單的產業鏈或者供應鏈概念一言以蔽之。舉個例子,中國電池的正極負極材料生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這個行業的下游資源不再只是廢舊資源回收,回收后還需要再利用,事實上當電池不能用的時候,它的純度比礦產還要高。像這樣一條產業鏈供應鏈,我們如果能夠做到閉環循環,就更有利于產業的長效發展。
礦產資源也是如此,中國的礦產資源儲量領先全球,但是開采經濟性比較低,因此我國的現狀是從海外進口、到中國加工后再出口。這個過程中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在現有的技術條件和儲能條件沒有改變的情況下,礦產資源未來可能會枯竭,我們如何在這種情況下做到可持續發展?另外,確保電池所需的關鍵礦物和金屬的供應安全也會成為未來電動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發展的關鍵點。
新變量意味新邊界、新邊界蘊含新機遇。我們國家的企業面對外部挑戰不僅要“走出去”,還要讓產品與服務要“走下去”,創新和品牌“走上去”,這是“一帶一路”為我們創造得非常大的便利?!耙粠б宦贰睅拥膰议g合作與發展,不再是原來簡單的產能輸出,而是一個相互促進、合作發展的理念。它事實上是為我們的市場空間、融合創新空間、產業鏈供應鏈網絡基礎、人才隊伍與國際物流通道等等提供了便利和相互促進的機會。
總體而言,“一帶一路”為我國新能源產業鏈的穩定發展拓展了空間,同時新能源產業鏈的穩定也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活力和內容。
謝謝大家!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貨拉拉、滴滴貨運等被約談
2022-11-19 08:09 觀網財經-互聯網 -
銀行資產被凍結!《戰狼2》出品方被“西虹市首富”告了
2022-11-18 21:21 -
新業務板塊收縮后,京東三季度收入增長超11%
2022-11-18 21:20 -
一個月一座海外工廠,國軒高科赴越南建廠
2022-11-18 21:11 觀網財經-汽車 -
華為之后,中興加速布局自動駕駛
2022-11-18 19:32 觀網財經-汽車 -
空調吹出不明白色粉末,比亞迪:對身體無害
2022-11-18 18:52 觀網財經-汽車 -
發布會上“秀”超速,智己CEO的12分夠扣么?
2022-11-18 18:20 觀網財經-汽車 -
鋰電池或遇產能過剩風險,工信部和市監總局出手
2022-11-18 18:06 觀網財經-汽車 -
東軟熙康第三次遞表港交所,擁有國內最大云醫院網絡
2022-11-18 18:05 觀網財經-健康 -
2200億美元辦史上最貴世界杯?卡塔爾:不準確
2022-11-18 17:16 觀網財經-海外 -
郭敬明持股公司成“老賴”,被強制執行51萬
2022-11-18 16:54 -
兩部門:嚴格查處鋰電產業上下游不正當競爭等行為
2022-11-18 16:40 觀網財經-科創 -
高通發布4nm新旗艦,小米聯想們為何不搶“首發”了?
2022-11-18 14:09 觀網財經-科創 -
前三季度,上海港繼續保持全球第一
2022-11-18 11:04 觀網財經-宏觀 -
中通快遞尋求紐約香港雙重主要上市
2022-11-18 10:47 觀網財經-金融 -
媒體:高凈值人士的稅收強監管是全球趨勢
2022-11-18 10:08 -
阿里回港上市計劃宣告推遲
2022-11-17 22:03 觀網財經-互聯網 -
11月發放70款游戲牌照,騰訊終于有重要游戲獲批
2022-11-17 21:27 -
微博三季度營收下降25%,還被滴滴拖累
2022-11-17 20:08 -
忘記所有劍招,才是最好的“雙十一”
2022-11-17 19:58
相關推薦 -
王毅同沙利文舉行多輪會晤 評論 34“一帶一路”十周年:從倡議到一個嶄新的世界 評論 19“如果我說那些話,早就在華盛頓被絞死了” 評論 152又一批109名緬北電詐嫌犯移交我方!累計已達1482人 評論 223我國海上風電開發再添利器!兩艘風電運維母船下水 評論 108最新聞 Hot
-
越南總理:歡迎華為深度參與數字化進程
-
美國的算盤打不響?“大多數IPEF成員國對華貿易依賴提升”
-
法外長稱馬克龍獲邀,摩洛哥:沒安排
-
近20家軍工企業游說美政府:想領先中國,還得加錢
-
“英國已邀請中國”,但只許參加一半?!
-
中柬發表聯合公報
-
馬克龍稱法大使被“扣為人質”:只能吃軍糧
-
開曼群島將首次在新加坡設辦事處,和中國人有關?
-
普京:這完全是無稽之談
-
英國急了?正式將瓦格納歸為“恐怖組織”
-
“消失”多日后,他現身非洲?
-
NASA發布UFO報告,影射中俄?
-
對電動車電池的中國關鍵原料,歐盟也有“想法”
-
反復炒作“退役飛行員訓練中國人”,澳大利亞搞了個大動作
-
英法德“維持制裁”,伊朗:將報復
-
“俄戰機飛行員誤解指令,差點擊落英偵察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