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是蘋果怎么看,而不是雷蒙多怎么看
華為還真有一位名叫李小龍的終端機BG首席技術官,因為美國的霸凌制裁,他放棄了優渥的45歲退休計劃,理由是:因為制裁,我覺得我得繼續干,干到我們重返第一的那一天……阿架!我耳里響起了李小龍的經典喊叫聲。[全文]
-
她欺騙,她毀滅,她獲提名上時代雜志封面
全球產業鏈正積極以自保和自我壯大回應美國的小院高墻,并降低雷蒙多帶來的損害。這將讓我們看到技術武器化帶來的危害,重建美國,整死美國,不能否認,雷蒙多影響深遠。[全文]
-
郭臺銘北伐,會失荊州嗎?
關羽若成功拿下襄樊,同時保?。希┣G州,孫吳與劉蜀會怎么樣?答案并不難猜。[全文]
-
ECFA沒有斷不斷的問題,重點是怎么個斷法
不是“不中斷”,而是“不一次性中斷”,或許才是實況。全世界都在張大眼睛看,大陸如何邁入下一個新階段,發出的信號要明確,一致,且響亮。[全文]
-
不管“臺獨金孫”咋樣洗呀,那也是個臟東西
賴清德在臺灣暢談自己的政治目標是“進白宮”,引起美方高度不滿在情理之中。人家就怕你“反攻美國”,你還直白講出來,不是傻就是壞。[全文]
-
誰“當選”統一比較快?
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在即,島內各黨派都加緊為自己拉票。政績失敗的民進黨、內部分裂的國民黨以及孤軍奮戰的柯文哲都試圖將自己塑造為爭取臺灣”自主未來“的代言人,臺灣政壇正在變成某種”只靠一張嘴的政治“。[全文]
-
特朗普捂著嘴說“美國不該保衛臺灣”
在壞消息接二連三傳來之際,特朗普還說臺灣奪走美國生意,臺灣川粉當然崩潰,臺灣業者當然憤怒,臺灣官方當然只能勉力淡化事態。[全文]
-
中方不妨反問克里,你們到底要不要推動新能源政策?
歐洲與美國在電動車層面上的氣候與產業矛盾是類似的,政府敦促產業轉型以減碳,卻又不愿支持轉型所必要的跨國合作,難怪“去風險”會讓所有人都陷入困惑。[全文]
-
耶倫不只來要錢,還想證明中國為什么該打錢
耶倫來干嘛呢?一般認定,耶倫是來要錢的,就是賣美債。大眾所納悶的是,美國明明多所打壓,遏制中國,怎么好意思還來要錢呢?其實那也沒什么,畢竟是美國。[全文]
-
不趁此時在臺灣問題上對美施壓,更待何時?
談判,就是看誰比較需要誰,既然這次美方顯然有求于中方,那就不必客氣,盡管開條件,要1塊,就喊10塊,這樣美國才聽得懂。[全文]
-
美日菲在第一島鏈做“戰前準備”,想逼迫中國接受“老規矩”?
說到底,“亞洲小北約”就是美國的小心機,恰恰是阻礙歐洲團結的毒酒,聰明的都知道別碰,日本沒有想明白的是,既然美國在亞太勢力消退是大勢所趨,那誰來領導“亞洲小北約”呢?許多“小哥”湊在一起若能取代大哥,那早就沒大哥了,不是嗎?[全文]
-
開香檳慶祝被殖民,臺灣為東盟示范跪姿
相較之下,美國對“倡議”則沒那么積極,這使民進黨當局十分焦慮,一年來不斷釋放“類FTA”的假消息誆騙社會?,F在看來,得先讓IPEF剪彩,才能輪到“倡議”,可見美方其實只看重IPEF,而臺灣反正很聽話,圣旨下了就會謝恩,不急。[全文]
-
美國要臺灣“全民武裝”,年輕人賠錢也要退伍…
青少年、女性、警察作為后備兵源與后勤單位,都在因應臺軍必敗而且是速敗的局面,最終得靠平民百姓肉身以抗。那美軍要做什么?2014年后,美軍在烏克蘭做什么,現在在臺灣就做什么。而烏克蘭玩完了,接下來就玩臺灣,這幾乎是“世界共識”。[全文]
-
不必浪費子彈在特拉斯身上,英國自會背刺之
中方毫無必要用軍演迎接這位自私,愚蠢,失敗,滑稽,搖擺,投機,迂腐,無知,毫無價值,無關緊要,無足輕重的“44日前首相”,這正方便讓她上頭條,讓她興高采烈地念這句臺詞——我不會被嚇倒。[全文]
-
菲律賓身體在美國隊里,但有只腳不安分
站在美國敵人隊伍里伸出一只腳踏在美國隊里,這是杜特爾特;回到美國隊里伸出一只腳踏在美國敵人隊伍里,這是小馬科斯。[全文]
-
大陸收回好處時,臺灣人才知道什么是讓利
直白地說,大陸讓利這么多年也該驗收成果了。挑在臺灣政治換屆的時候收回考卷,打個分數,也讓臺灣社會心理有個底,占便宜的這些年,是不是把大陸的示好看得太理所當然?[全文]